随着全球气候危机加剧与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建筑领域作为全球能源消耗的核心领域,其暖通空调系统的迭代升级已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突破口。在"双碳"战略驱动下,存量市场改造与政策引导形成的双重动能,正推动行业进入以设备焕新为核心的转型升级期。

存量市场与政策双重驱动
"以旧换新"政策体系正在重构暖通行业生态。中央及地方层面密集出台激励措施,通过能效标准升级、绿色金融支持、财税优惠组合拳等方式,加速既有建筑设备更新进程。数据显示,我国既有建筑存量达600亿平方米,其中绿色建筑占比不足2%,改造需求迫切且市场空间广阔。住建部《"十四五"建筑节能规划》明确要求,到2025年完成3.5亿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动星级绿色建筑占比突破30%。这一政策导向为暖通工程企业开辟了万亿级市场蓝海,据艾肯网《中国中央空调存量市场报告》测算,2005-2014年建成的存量市场年改造需求规模约44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4%。
产业链机遇与挑战并存
政策红利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工业厂房、医疗建筑、交通枢纽等存量项目进入设备更换周期,催生对高效变频机组、智能控制系统的大量需求。头部企业已构建"产品+服务"双轮驱动模式:某龙头企业推出的模块化热泵机组,在上海某医院改造项目中实现能效提升40%;某外资品牌开发的智慧运维平台,使设备故障率下降35%。但市场扩张亦伴随技术门槛提升,新型冷媒替代、系统能效优化、物联网集成等技术要求,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据行业调研,TOP10企业研发费用占比已从2019年的5.2%提升至2023年的8.7%。
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
暖通工程企业正从设备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商转型。某上市公司打造的"EPC+O&M"全周期服务模式,涵盖能源审计、方案设计、智能运维等全链条,已在雄安新区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中实现年度节能收益120万元。技术创新聚焦三大方向:基于数字孪生的系统仿真优化、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光伏直驱技术的集成。值得关注的是,物联网感知网络与AI算法构建的智慧运维体系,使系统能效动态调节精度提升至±0.5℃,运维成本降低28%。
市场竞争新范式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行业洗牌进程加速。具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的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2023年行业CR5较2019年提升19个百分点。竞争焦点转向四个维度:绿色认证体系的合规能力、老旧系统适配性解决方案、全场景节能效果验证、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构建。某区域品牌通过建立"改造效果可视化云平台",使项目中标率提升42%。
当前,暖通空调行业的以旧换新浪潮,既是应对气候危机的必然选择,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企业需构建"技术研发-场景落地-金融协同"的创新生态,在存量市场中挖掘增量价值,方能在碳中和时代的竞争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