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6.4-6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6.4-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互联建筑:智能基础设施和物联网开发

互联建筑:智能基础设施和物联网开发

互联建筑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核心基础在于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建筑功能的智能响应。这些集成化管理系统如同数字神经系统,通过实时数据交互实现对暖通、照明、安防等关键系统的精准调控。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这类智能化建筑为解决传统建筑的高能耗问题提供了创新方案。

智能互联建筑的技术定义

智能互联建筑本质上是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数字化生态系统。通过部署传感器网络、智能终端和数据分析平台,系统能够持续采集建筑运行数据(包括能耗轨迹、人流热力图等),并据此实现空间环境的动态优化。其技术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多系统协同控制能力、以及用户交互的定制化服务。


 
互联建筑:智能基础设施和物联网开发-暖通展|上海暖通舒适系统展COMFORTECO CHINA 2025智能建筑实例

阿姆斯特丹The Edge办公楼堪称智能建筑的标杆案例。该建筑通过集成3万个传感节点和基于IP协议的LED系统,构建了覆盖全楼的感知网络。配套的智能管理系统可实现个性化环境调节,使其单位面积能耗较传统办公楼降低70%。柏林The Cube则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其核心的AI中枢系统通过机器学习持续优化空间配置,配合专用移动端应用实现工位预约、室内导航等智慧服务。

物联网技术的支撑体系

物联网架构构成智能建筑的感知与执行层。各类终端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智能控制器、可编程设备)形成分布式网络,实时采集建筑运行参数并执行调控指令。例如,智能照明系统不仅能根据自然光强度自动调节亮度,还可通过用户终端实现个性化光环境设置。这些设备通过统一的楼宇管理系统(BMS)进行集中调度,形成"感知-分析-执行"的闭环控制。

智能化转型的技术路径

建筑智能化转型是分阶段实施的技术升级过程,主要包括:

  1. 感知层部署:安装传感器网络覆盖建筑各功能区域
  2. 网络架构建设:搭建支持设备互联的通信基础设施
  3. 数据平台构建:建立具备机器学习能力的分析系统
  4. 系统集成调试:实现各子系统协同运作

核心组成要素

完整的智能建筑体系包含四大技术模块:
• 物联感知层:包含各类环境传感器和执行器
• 数据传输层:基于工业以太网或无线Mesh的通信网络
• 管理中枢层: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BMS系统
• 交互应用层:用户终端和可视化管控界面

效益价值分析

智能化改造带来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

  1. 能效管理:通过负荷预测与动态调控实现节能30-50%
  2. 空间优化:基于使用数据的设施配置提升空间利用率
  3. 维保革新:预测性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40%以上
  4. 安全升级:智能安防系统实现主动式风险防控
  5. 决策支持:运营数据为设施管理提供量化依据

可持续发展维度

在ESG框架下,智能建筑通过能源管理平台可精确计量碳排放数据,为绿色认证提供支撑。其环境价值更体现在城市级应用中:当智能建筑形成网络化布局,可通过电网需求响应参与城市能源调配,理论上可降低建筑领域37%的全球碳排放量。这种转型不仅是单体建筑的升级,更是构建智慧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基础单元。

技术演进趋势

当前建筑智能化正朝着三个方向深化发展:

  1. 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应用
  2.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架构
  3.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融合创新
    这些技术演进将推动建筑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学习进化,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化空间生态系统。

一些现实世界的例子来更好地说明这个概念。
 
例如,阿姆斯特丹的“TheEdge”经常被誉为世界上最环保、最智能的办公楼。它使用智能手机应用进行导航、照明和温度控制,并从中收集数据。除了智能手机应用之外,它还拥有基于IP的LED系统上的6,000个智能灯和30,000个传感器,用于收集建筑使用数据。这些技术是“TheEdge”比同等规模的普通办公楼耗电少70%的主要原因。
 
在对用户行为做出反应的另一面,柏林的“立方体”通过一个名为“大脑”的集中式人工智能系统向乘员学习。这个人工智能系统使用来自数千个传感器和信标的数据,根据居住者的需求动态调整建筑系统。这款专用应用通过简化工作空间预订、导航和停车,帮助居住者更有效地工作。
 
智能建筑中的物联网
 
那么,物联网在哪里发挥作用呢?物联网设备构成了这些智能建筑的支柱。它们是收集数据、控制建筑系统并允许实时调整的设备。例如,连接的照明系统的物联网设备可以收集灯光使用和占用数据,同时使用户能够控制照明水平。
 
在智能建筑中,物联网设备控制从办公室咖啡机到整个供暖、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的一切。这些设备不断地相互通信以及与楼宇管理系统通信,以创建一个驱动楼宇智能的互连网络。
 
建筑物什么时候可以联网?
 
建筑物不会一夜之间变得智能。这是一个涉及各种技术、系统和组件集成以形成互连网络的转变。然后,该网络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来自动化和优化建筑物的功能。
 
定义、解释和组成部分
 
互联建筑是指任何具有控制和管理建筑运营的智能自动化系统的建筑。该系统需要几个关键组件来交互、共享数据并进行实时调整。以下是每个互联建筑所需的基本组件:
 
物联网设备:收集和传输数据的物理设备,例如传感器和智能灯。
 
传感器:检测环境变化并将此信息发送到系统的设备。
 
建筑管理系统(BMS):通常被视为运营的大脑,它接收来自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的数据,对其进行处理,并做出有关控制建筑系统的决策。
 
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和其他设备,支持组件之间的通信。
 
互联建筑有什么好处?
 
通过互联建筑利用实时数据洞察实现建筑功能自动化具有广泛的优势,包括:
 
能源效率:通过智能管理能源使用,这些建筑大大提高了效率,从而降低了运营成本。
 
用户体验:居住者享受更舒适、可定制的空间,以及个性化的照明、温度控制等。
 
简化维护:智能建筑可以简化维护和维修过程,让物业经理和业主更轻松。
 
增强安全性:通过更好地控制和监控系统,智能建筑可以通过有效限制区域和监控住户活动来显著提高安全性。
 
数据驱动决策:从智能建筑收集的大量数据可以为有关空间使用、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更好决策提供信息。
 
互联建筑有助于实现更可持续、更高效的建筑管理,还可以帮助建筑业主遵循ESG绿色建筑框架。互联建筑收集的数据可以收集有关能源使用、废物产生和居住者行为的宝贵见解。这些见解可用于实施符合ESG标准的战略,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社会治理并产生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和创建智慧城市
 
除了建筑本身之外,互联建筑对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发展也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它们是智慧城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中数据和自动化用于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然而,这种转变要求建筑业主通过将传统建筑转变为互联建筑来适应智慧城市。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如果更多的建筑变得智能,我们就可以减少全球碳排放量37%)行业贡献。这可能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创建更绿色、更智慧的城市的重要一步。
 
自动化与它有什么关系?
 
自动化是互联建筑的基石,关键要素将普通结构转变为高效、响应迅速的系统。互联建筑中的自动化系统是其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实时数据的即时反馈来全面管理供暖、照明和安全等关键操作。就像一个经过精心排练的管弦乐队一样,这些系统必须同步以确保最佳的性能和效率。
 
查看原文

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联系我们
  • 公众号二维码
  • 官方客服号二维码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069 0052

  • 项目合作

    +86 21 3323 1456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1460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1336

主办机构
  • 中华环保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
  • 上海市环境保护 产业协会
  • 上海荷瑞展览 有限公司
  • informan
协办机构
  • 上海荷祥会展 有限公司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6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